论质量与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何更好的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如何更好的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如何处理好质量与技术、生产的关系。

一、质量与技术的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个性化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地进行工艺改进和创新来降低成本。若是单纯的为改进产品质量所进行的技术创新,质量与技术部门的目标则是一致的。若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或更改产品标准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所进行的技术创新,质量与技术部门的目标出现不一致,二者则会产生纠纷。 遇到此种情况,作为质量管理人员要辩证的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是对产品质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产品质量的评价是以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尺度,若我们的产品降低了某些方面,又满足了客户的需求,生产成本低了,是一种双赢的结局,何乐而不为呢?例如现在市场上存在的过度包装,虽然降低了产品的包装成本,但仍旧保障了产品质量,顾客又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好处;这便需要我们的质量人员做好与销售、与顾客的沟通,最终双赢。若技术创新降低了产品质量,但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这种创新,质量部门就要行使一票否决权。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质量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产品质量,分析产品的质量趋势,当发现产品的不良趋势时,及时的反馈给技术部门,共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统计的数据来分析、验证我们的生产工艺,最终达到工艺符合,质量稳定。    

 二、质量与生产的关系,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是很多企业管理者经常说的话,但企业没有产量,也是无法生存。质量和产量是一对矛盾共同体,相互制约。在日常工作中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摩擦,不能和谐共处。 影响两者关系的因素主要以下三点? 

一、质量意识偏离。很多生产操作及生产管理人员都认为产品质量是质量部们的事,生产部门的工作就是完成生产任务。    

二、生产操作员工及管理人员埋怨零件质量以及设计缺陷导致生产车间不能装配出好的产品,不太配合愿意承担责任   

三、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在现场误判产品质量,造成不必要的返工;生产中出问题时,不能及时做出反应,给不了操作员工的正确指导等;    

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呢? 1. 首先生产操作及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质量意识:产品质量设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是第一位,其次是产量。若我们不顾产品质量,只单纯追求产量,产品不能达到质量要求,那么我们生产的越多,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越多。返修返工的成本越高。现场班组长必须规范每道工序的操作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必须以质量为中心来组织生产,当质量管理人员指出生产中的质量问题时,生产部门人员应该有一种心态,就是质量人员不是为难我们,而是帮助我们共同把好产品的质量关。 2. 相互沟通,勇于承担责任:遇到产品的质量问题,各部门要多从自身剖析问题,不是抱怨别人没有做好。共同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工作方式。  3.提高质量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给出准确的分析数据,以正确的指导生产;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发现生产中的不规范之处与质量隐患,并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生产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到如细雨般润物无声,那便是我们日常管理的最高境界。  4.生产的目的是生产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而质量管理人员是帮助生产人员发现是否存在偏离这种目的的因素,并给予及时的提醒与纠正,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为企业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

  总体上来说,工程技术部门针对产品设计、装配工艺进行开发规划;生产部门根据工艺,进行生产规划,进行过程管理。质量部门在产品的工艺开发过程中,在制造过程管理中,进行监控,就是过程控制。三者工作始终穿插在一起,需要有部门之间的合作,不然任何一个部门都是没有办法独立解决发生在自己部门的事情。三个部门相互服务,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只要摆正各自的姿态,深度认识合作意识,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针对事件进行分析,确定各自的任务,同心协力为公司生产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